野花社区视频1:小说偷生一个宝宝-铺就长三角南北“交通动脉”,乍嘉苏改高速扩建项目首桩入位
液压桩机轰鸣声穿透晨雾,杭嘉湖平原的软土地基上正展开一场硬核攻坚。
“深度校准完毕!”日前,在浙江交通集团乍嘉苏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南湖互通至浙苏界项目(以下简称乍嘉苏改扩建项目)迎来了新进展,预应力管桩首件施工顺利完成。现场,只见一根直径40厘米的A型预应力管桩在桩机吊臂的牵引下垂直悬停于AK0+000桩位上方。随着桩机液压系统发出低沉的闷响,桩尖缓缓切入地表,十字型钢桩尖划开青灰色淤泥层,地面泛起细密的气泡。
这正是乍嘉苏改扩建项目自4月初全面启动以来迎来的突破性进展。随着首桩精准入位,一幅交通升级的蓝图正从软土地基上拔节生长。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交通就像城市的“血管”,连通着各个区域。乍嘉苏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常台高速的一部分,从建成开始,就一直是浙北和苏南地区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浙苏两省之间的交通“大动脉”,更是长三角地区南北方向的重要道路。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省际交流合作的快速发展,该路段交通量增长迅速,交通需求远超其允许的通过量,扩容改造十分迫切。
据乍嘉苏改扩建指挥部工程处相关负责人胡实介绍,此次改造工程,起点在浙江和江苏交界,沿原来的高速路线一路向南,至秀洲区王店镇南湖互通结束,全长25.24公里,投资约72.96亿元,工期42个月,计划于2028年9月建成。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车道数量实现了翻倍,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

其中,秀洲城区段(524国道至杭州塘以北)约7公里将进行抬升改造,形成高架高速8车道+地面城市道路6车道的复合立体交通格局,进而有效打破现状,拓展城市向西新空间,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为了进一步提升嘉兴的交通便利性和区域连通性,乍嘉苏改扩建项目还将优化改建秀洲互通和马家浜互通,新设秀湖互通。
“改扩建后,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车流更加通畅,两省居民可以更快捷地到达目的地,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节假日出行,都将变得更加轻松和快速。”胡实说。
那么,乍嘉苏高速的建成通车,将为秀洲带来什么呢?
一直以来,秀洲主城区发展格局受限于乍嘉苏高速的空间分割。高速东侧的运河湾新城承载着居民生活与配套服务功能,社区林立、商业繁荣,是城市生活气息浓郁的宜居之所;西侧的嘉兴国家高新区则聚集着大量产业园区,工厂、研发中心等生产设施密集,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然而,这种“东居西产”的二元化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业与生活板块缺乏有机联动,制约了区域内要素的高效流通与融合发展,成为社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随着乍嘉苏改扩建项目的推进,这一发展桎梏将被彻底打破。“改扩建后的高速不仅将有效提升交通通行能力,更将重塑城市空间肌理,为秀洲开辟出向西拓展的全新发展轴线。”秀洲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新的交通优势,秀洲将能够在西侧整合产业资源,完善配套设施,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推动产业升级与城市建设协同共进。这一举措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增强城市的集聚效应与辐射能力,全面提升秀洲的城市能级与品质,为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腾飞注入强劲动力。

在秀洲蓬勃发展的公路版图里,乍嘉苏改扩建项目这条交通大动脉正在加速构建。此刻,在桩机的节奏声中,秀洲这片沃土上,一条支撑长三角一体化的交通大动脉正加快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接下来,我们将抓实项目全面启动建设、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精准把握工程关键节点,持续更新作战计划,确保现场施工与挂图作战无缝衔接,全力以赴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乍嘉苏改扩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赵晨 王阳)
原标题《改建一条路,提升一座城 大干快上铺就长三角南北“交通动脉”》